AMA品鉴与评分
拉斯杜嘉酒庄垂直品鉴
(1959-2022)
AMA酒庄秒懂小卡片:
- 浓而不腻,兼具传统与现代审美:它的酒,既有圣爱美隆传统的深度与底蕴,又透出一种现代审美下的幽香与优雅。
- 陈年的魔法:10–15年后会出现大量松露味道无论年份冷暖、天气好坏,陈年10–15年左右时,都会散发出迷人的松露气息。2009、2008、2005、2004 年份就是最好的例证。
- 高温干热的年份能让它展现全部实力:馥郁、丰满、光彩照人,2022、2019、2018、2009 是最具代表性的年份。
- 高温且昼夜温差大的年份尤为出彩:在保持成熟感的同时,还融合了血柚、橙皮的清香气息,重点推荐2016 、2010两个年份
- 坡地(La Grand Côte)的占比非常大:作为圣爱美隆一级庄中坡地(La Grand Côte)占比最大的酒庄,葡萄园纵深达60米的海拔落差,赋予了酒体独特的层次感与张力。
- 家族的守护:自1893年起,酒庄始终由同一家族管理。一个多世纪以来,葡萄园几乎没有任何变化
在圣爱美隆这片群星闪耀的土地上,有一座行家们口口相传、却鲜少被大众熟知的一级庄:Château Larcis Ducasse。它的年产量不过三万余瓶,市场上的曝光率并不高,因此法国酒圈常常这样形容它:Longtemps resté un secret de connaisseurs.- “长久以来都是行家们的秘密。”
今年夏天的《AMA精选集》中国行,我在深圳与上海的大师班上两次选用了 2022年份的 Château Larcis Ducasse。现场不少朋友都是资深的波尔多老饕,有人说它“浓而不腻”,有人形容它为“阳光下的苏州园林”,还有人称之为“当今葡萄酒圈的一股清流”。短短几句,已将它在华人顶尖消费者心中的独特气质勾勒得清清楚楚。
大师班结束后,不少朋友坦言,他们此前几乎没有机会真正接触过这个酒庄。除了知道它是圣爱美隆的一级 B 之外,其他信息几乎一片空白。
正因如此,我更想借此机会,把这些年来通过垂直品鉴与深入研究所积累的体会和心得,系统地整理出来,与大家完完整整地分享这座行家们心中秘而不宣的宝藏名庄。
品鉴感受
先来说说我对 Château Larcis Ducasse 的品鉴感受吧。
第一,它的集中度极高,果感饱满充足。遇到热年份时,那种成熟果香的浓郁度甚至能媲美 Napa,但品鉴的最后,总会有一缕清雅的酸收拢味蕾,让人印象深刻。
第二,陈年之后极具魅力。10-15年的陈年之后,就会出现明显松露的气息。即便是在天气偏凉的年份,也雷打不动地出松露。 2004 与 1983年份,就是最经典的案例。
第三,它从不畏惧所谓的“弱年份”。由于葡萄园朝南的风土特性,它在成熟度的表现上往往超出预期。像 2021、2017、2012 这些气温并不算高的年份,这款酒总能出人意料地展现出这些年份所没有的饱和度与丰盈感。
第四,也是我认为 Larcis Ducasse 最神奇的地方,它在面对高温年份时,能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貌:
- 如果只是高温天气,酒体会格外美艳,松露与黑色水果的气息醇厚而馥郁,展现出一副饱满而华丽的姿态。
- 如果遇到高温且昼夜温差较大的年份,则呈现完全不同的另一面。像是 2010 与 2016这两个年份,入口后会迅速收缩,甜美的莓果转而让位于橙皮、柠檬茶、酸梅般的清爽气息,在浓烈与清新之间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平衡,极具辨识度。
风土特点
Château Larcis Ducasse 的葡萄园总面积为 11.3 公顷,其中约有 2 公顷 被树林与建筑占据,真正用于酿酒的葡萄园仅有 9.5 公顷。整个园区顺着圣爱美隆高地自北向南一气呵成,中间没有任何中断。此外,坡顶与坡脚之间的海拔落差高达 60 米,在同一片葡萄园中葡萄的成熟度可以拉出三周的差距。
南向的朝向是酒庄的标签。它不仅能抵御北风的侵袭,还能在整个生长期获得更为充足的光合作用。再加上天然优越的排水性,使得这里的葡萄往往拥有更加突出的成熟度与甜美的果香。
更令人称奇的是,从坡顶到坡脚的地下土层间,潜藏着一条看不见的“水网”。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,让 Château Larcis Ducasse 在面对干热年份时依旧能保持难得的优雅与平衡。
接下来,我们就要进入我最钟爱的“土壤章节”。这部分内容堪称是全篇中最硬核、也最烧脑的一环。但它正是区分普通爱好者与真正行家的关键。但我相信,只要跟着我的思路看下去,你会发现,其实很简单。
葡萄园的三大“主题”
整体而言,Château Larcis Ducasse 的葡萄园可以划分为三大板块:顶端的高地 « Le Plateau »,中部的大坡地 « La Grande Côte »,以及坡底部分 « Le Pied de Côte »。
1. 顶端高地 « Le Plateau »
这里几乎全部由经典的 星状石灰岩(Calcaire à Astéries) 构成,占葡萄园总面积的 15%,其中超过一半都会进入正牌酒。
这片风土赋予葡萄酒明亮的酸度、清澈的口感与独具一格的咸感,也让 Château Larcis Ducasse 的气质更显挺拔修长,透出优雅的伸展感。
在高地西侧,还分布着一小片与 Pomerol 相似的蓝黏土。来自这里的葡萄带来紧致的单宁与结构,经过细致打磨后,为酒款注入了一种高贵而精致的骨架感。
2. 中段的“大坡地” « La Grande Côte »
这是酒庄的核心地块,占到种植面积的 50%,其中约 70% 的葡萄会进入正牌酒。
坡度高达 25°,几乎所有田间工作都必须依赖人工完成。这里的生长节奏非常独特:是三个地块中最早发芽,但确实最晚成熟的葡萄田,生长周期比一般的地块都要长。
“在 ‘Grande Côte’,大坡地上泉水穿过石灰岩后在黏土中重新涌现。这里的地貌如同棋盘,干与湿交替分布:南坡洋溢着阳光气息,带来温暖的风韵与明媚的芳香,而砂泥灰岩则赋予持久的清凉感,二者之间始终存在鲜明的对比。”
从David的介绍来看,已经可以充分理解该地块的整体风貌了,但如果我们想再进一步细分,则可以把“大坡地” « La Grande Côte » 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:
- 坡地上半部:以富含石灰质的白色黏土为主,赋予葡萄酒晶莹澄澈的特质,口感鲜活,犹如光影闪烁般灵动。
- 坡地下半部(俗称Côte Pavie):黏土与石灰岩在此充分融合,造就了相对强大的结构与更加饱满的口感,同时也孕育出丰韵热情、张力十足性格特点。
3. 坡底部分 « Le Pied de Côte »
坡底葡萄园占总面积的 15%,进入正牌酒的比例不到 20%。
这里是一段坡度仅有 2–5% 的平地,土壤主要由砂泥灰岩和沉积土堆积而成。产自这里的葡萄并不会带来庞大的结构感,但在香气表现上很有特点,常以深色且多汁的莓果为主,单宁的数量也不是很多。
技术变迁
自 1893 年起,Château Larcis Ducasse 便始终由同一家族管理。因此,我将酒庄的历史与技术演进融合在一起,用时间轴的方式带大家回顾它的发展轨迹。
1893 – 1978
出身波尔多显赫家族的 Henri Raba 购入 Château Larcis Ducasse,并将大半财富倾注于此。他不仅修复了梯田葡萄园,还为酒庄打造了当时最先进的重力酒窖。史料中有这样的记载:
“Henri Raba新建了一座宏大的酒槽,配备能在轨道上移动的压榨机,位于一楼,采收的葡萄车可径直驶入。” 这一举措在当年可谓走在时代最前沿。
然而,两次大战让酒庄的发展按下了暂停键。Raba 家族的独子在战乱中不幸去世,在没有直接继承人的情况下,Henri Raba 的侄女 Hélène Gratiot-Alphandéry 扛起了家族大旗,并在 1945 年战后,与技术主管 Pharaon Roche 一同管理酒庄。考虑到当时的经济困境,这一时期 Château Larcis Ducasse 的技术和设备并没有大幅升级。
1990 – 2001
1990 年,Hélène 的儿子 Jacques-Olivier Gratiot 终于决定回归酒庄。他此前曾担任欧莱雅的创意与发展总监,同时还是一位诗人和作家。我在采收季期间与他有过几次交流,印象中的他是个精力充沛、性格活泼的“老小孩”,非常讨人喜欢。
不过,实话实说,在他接管酒庄的前十余年里,优秀的作品并不多。据了解,那时位于坡底的葡萄田绝大多数都被加入到了正牌酒中,导致酒的香气缺乏精细度和清晰感。此外,当年的酒窖维护也并不完善,因此 Brettanomyces(酒香酵母) 的问题时有发生,例如在 1989 和 1990 年份 的酒款中就有所体现 (并不影响整体品鉴)。
新时代的转折与腾飞
2002 年,Jacques-Olivier Gratiot 将酿造工作完全交给了 Nicolas Thienpont 与 David Suire,并由著名酿酒顾问 Stéphane Derenoncourt 及其合伙人 Julien Lavenu 全面参与。从此,Château Larcis Ducasse 进入了一个真正蓬勃发展的新阶段。新的团队为酒庄注入了现代化视野,也带来了系统性的优化与革新,其中包含许多关键性的技术升级:
- 田间管理更精细:分区作业,精准管理。
- 葡萄园优化:提升植株密度,引入 Cabernet Franc,并逐步推进有机种植,重建健康的土壤生态。
- 酿造革新:从 2008 年起引入踩皮工艺,更细腻地萃取单宁和风味。2010 年推出副牌 Murmur,让正牌品质进一步提升。
- 橡木桶升级:自 2012 年起,逐步由小桶转向 500L 与大桶结合,避免过度修饰,突出酒庄本真的风格。
- 采收与酒窖管理:采摘期从 2–3 天延长至 2–3 周,确保不同地块都在最佳成熟度下收获,手工分拣与精细化酿造全面落实。
通过近二十年的持续优化,Château Larcis Ducasse 终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雕刻出独属于自己的平衡之道,并将酒庄的品质推升至真正意义上的“顶级佳酿”行列。而这场进化并未停下脚步。
2024 年,酒庄的管理权正式由 David Suire 全面接掌,而销售工作则交由年轻的葡萄酒人 Alice Leuret 负责。David Suire 深耕 Château Larcis Ducasse 已逾二十年,估计没有谁能比他更了解这片土地了;而 Alice 精通多国语言,善于在不同文化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。相信在当代掌门人 Ariane Gratiot 与 Amel Attmane 的协助下,他们将会携手把 Château Larcis Ducasse 的名字带到更广阔的天地。
相信有一天,Château Larcis Ducasse 出现在更多华人葡萄酒消费者的酒杯中,而不只是“欧美行家们的小秘密”。我知道这篇文章非常的“干”,但是只要你能认真看完,那么我敢说,你对这个酒庄的了解绝对是圈里的数一数二的,嘿嘿。
好了,这次就分享到这啦!下次垂品再见!Cheers!